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行业新闻>周长亮-济南文化建筑的传承、梳理与应用策略

周长亮-济南文化建筑的传承、梳理与应用策略

发布时间:2018-12-12 点击数:1463

内容概要:城镇,让生活更美好!传承与发展是必须的,文化需沉淀,生态要先导。更多的人文文化在生态环境下的理念与引领,将特定的人文艺术价值意义得到发展应用。基于文化建筑艺术和倡导生态设计为始点,建设山水城市、美好家园、人文德育等,固然是不可分割的区域文化环境这一显著特征。齐鲁千年的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势必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和具有“文化建筑”艺术内涵价值的本质所在!这将对提升城镇人文素养和文化生态建筑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当代建筑文化形态建构和引领方面,建筑文化的传承、梳理与应用是揭示古建筑文化环境的时代性和生态文明发展的取向,以科学的态度诠释城市人、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

关键词:区域性古建筑;文化形态引领生态设计环境;再生艺术价值



一 、研究现状与价值意义

和谐文明,文化构建

传承--是文化的延续。不同于传统,传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器物,传承更多的是思想精神,我们要传承延续其文明文化,发扬光大。

梳理--是总结归纳。不仅仅是伏案,要立体走出去搜集一手准确的测绘资料,要形成一系列的文化数据、影像和文本智库。

应用--则是核心目标。泉城建筑文化传承,要让大众收益,达到思想滋养,凝神聚美,提高百姓的审美水平。城市,让生活环境更生态、更自然、更美好!

习总书记在视察曲阜古城时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同时也面临新的任务与问题。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智慧。


山东区域古建筑文化与生态设计艺术课题论证研究,是在建筑人文环境艺术大概念之中。一个城市的规划建筑、景观及室内艺术等的环境思路比较模糊,也带来建筑文化的模糊。尤其济南,青岛等地以胶济为主线城市古建筑环境文化艺术探索使人忽视,应当是更加细致、深入地研究,本着以“自然为本”的思想,“人尽其用”的观念,尊崇自然的理念。以此来探讨山东古建筑人文文化的理念建构、人文形态和再生设计艺术价值,理顺理论导向观念,传承、发掘研究人文艺术内涵,使其走向健康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道路。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建筑与现代人们的生活和行为习惯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要有效保护传统古建筑文化,就必须应探寻其可持续更新的生态的有效途径,文化构建,和谐文明,传承发展与应用策略。所以,从当代建筑文化形态、哲理建构和引领方面,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更为重视的研究课题内容之一。


二、城市生态与构建策略

(一)、五位一体,减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一系列党的方针明确提出“五为一体”建设策略、“新旧动能转换”和“减量发展”政策等。在党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其中,生态文化建设研究事关城市美好的生活环境质量和永恒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四十年经济建设的改革开放,传统建筑文化艺术既生态文明建设也应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人们单一的仅注重开发拆建,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到逐步追求人文文化艺术美感等等,获得一定的应用实践。更多的注重建筑文化的保护性、再生性和艺术引领价值的应用实践成果。人们应和城市“人文建筑文化”设计环境融为一体,功能与精神的意识传播思路更加细致入微。也应摆正当下建筑文化艺术再创意的理念,发展社会和谐生态文明环境。

目前国内有关本话题研究从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方面的较多,如中外建筑史论:《中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等较为宏观的研究。或是从局部诸如《古建藻井的文化究》、《老街道桥》、《民俗民居》等专项设计研究。甚至还有国人建筑文化学者到国外(日本等地)研究中国的建筑,究其原因?我想是对中国的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或者说对文化的不自信缘由。

(二)、问题提出,思考研究

从具体的山东区域古建筑文化环境入手,更多的传承人文文化艺术、生态设计下等新的环境与理念引领,将更多特定的人文艺术价值意义得到发展。基于区域建筑文化艺术和倡导生态设计为始点,且不可分割的区域文化环境这一特征,以此来展开进行课题探讨论证研究:

1)、山东地区的古建筑文化、设计艺术背景所带来的建筑文化和人文特殊性;

2)、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山东区域的古建筑文化形态进行系统课题评述与研究;

3)、山东地区的古建筑设计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宣传措施,挖掘传承古建筑文化背后的故事,这有利于丰富山东人文文化领域的探索与发现。

4)、课题的论证与研究,有利于整理区域古建筑设计文化艺术的科学性与生态性的引领;

5)、挖掘和弘扬古建筑设计文化,研究古建筑文化再生性价值,有利于建筑环境设计文化艺术的新发展,也有利于山东各城乡文化生态科学开发利用的长远目标,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环境和人文文化素质。


以济南市为例:

首先,其一是文化传承,将文化建筑传承下去。先从文化建筑来说,目前,济南对老城建筑保护做的远远不够,济南老城大家都知道,经二路至经四路周边有很多。津浦铁路,那时,我在省建筑设计院做建筑工程师,1992年7月去拍了几张照片仅留存了一些图片,远东第一站,本来是很好的,这拆除之伤,我们就不多说了。

但现存的大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应用。一套建筑是用来时常的保养和使用的,是聚人气、接地气的,不然就真的生锈了。

又如: 经六路扩建时候的老银号,当时说是要拆,总算保留下来了,可现在大门紧闭,不知为什么? 还有大明湖南门的文庙,年久失修,伤痕累累,看了让人心痛。再就是经二路、经四路上的省邮电局、省农业银行、省建材局、济南铁路局综合楼及周边别墅群,都没有很好的给人们以文化展示和教育意义的开发应用,其艺术应用价值怎么合理体现。老济南千多年历史,很让人向往这一以建筑为标志的城市文化环境。

当然,济南还有民国时期,解放前后的一些旧工业建筑厂房,如北山粮库、天桥南成丰桥粉厂、八里桥的炭场等等,我们的建筑文化应真正传承下去才是啊!

不是么?有的建筑才存活20年、40年50年就夭折了啊 青壮年啊!

一座城市的文化,是多少年沉淀下来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城市开发固然重要,规划出笔直的网格线状,马路通了,文化没了!这涉及到城市规划文化的定位与理念。


其二:就是梳理城市建筑文化。要根据建筑的性质、类别,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十八年前,山东建筑大学的张润武教授整理过一本《图说老济南建筑》,很珍贵也很稀少。还有现在的山东建大都再努力地给予重视。但还远远还不够,关键是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真正意识到建筑文化积淀的重要性!

要从多角度特定环境入手,如建筑人文年代、结构材料、装饰彩绘、家具设计、意境思想等等,形成较为全面的文化建筑艺术上的梳理,形成文本成果,并加以宣传建筑文化思想,也应编入普通高校文化课程当中的必修课程中,恢复和重视对文化建筑的认识。单从这方面说,这传承就显得更加有科学与艺术价值了。

第三,就是应用,确切的说是生养,是济南人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至于应用策略,是对文化济南、创意济南的应用发展,要紧紧围绕着我国的方针政策导向和发展方针,如:“弘扬传统文化”、“新旧动能转换” 方面,这个事物是旧的,你把它利用起来,这就转换为新生力量啦,这就是“转换”的具体应用体现吧!不是么?

再如:举个例子“省会大剧院”让文化泉城成为泉城济南的一张名片,对百姓开放未尝不可。还有绿地集团的开放参观,即提高了百姓的文化审美,又获得应用的效益补贴。还有我国城市的减量发展的策略,则是符合国情的。要真正做到开放的济南,文化的济南,时尚的泉城,千万不要封闭自己!


三、泉水城市与发展策略

(一)、生态先导,文化积淀

分析建筑文化应用价值在于:建筑设计文化环境是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作出的一种理性的创作活动,是以人的建筑环境行为来研究城市文化的整体性、艺术性,视觉、心理、情感、生态为主要思路观点,有着重要的应用与实践价值,并服务于文化经济建设而发挥作用。

当你细心观察、研究这一领域时,在我们这一特定的国情发展阶段,须冷静地发问自己:城市环境建筑文化的本质?建筑艺术设计的目的?文化理念的导向等?因而,研究的深层意义这一课题既摆在我们的面前:山东古城千年的历程,势必总结我们的经验、教训和具有“建筑生态文化”艺术内涵意义的本质所在!这将是提升以济南、青岛及其他主要城镇为中心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生态建筑环境的科学举措。 


(二)、创新观点,再生价值

首先,是对山东区域建筑设计文化的的沿革分析,建筑与人文环境发展历程,以山东济南、潍坊、青岛和烟台区域为主要轴线,辐射周边城镇市民生活环境发掘和文化保护发展过程。再者,对古建筑环境设计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提炼出来,最终是对城市建筑文化环境与保护发展等以科学的态度有机相结合,既科学性、文化性与生态性融为一体,以发现山东建筑人文文化艺术为宗旨。

1)、山东古建筑文化环境的内涵与外延,艺术的发展的演变过程与总结归纳。

2)、古建筑艺术文化创意理念与思维类比;通过理念先导、图文并茂的艺术形式,理顺概念、认识古建筑的文化深层意义,并结合当前实例研究性的设计思路来体现。

3)、对建筑环境文化研究目的,揭示古建筑设计文化环境的时代性和生态文明发展取向,以科学的态度诠释城市人、建筑文化与环境设计艺术。重点主线是以济南、潍坊、青岛、烟台、淄博、济宁、枣庄、临沂,以及主要城市建筑环境文化的发展研究。强调建筑文化与城市文脉相结合,从山东地区古建筑文化环境艺术的沿革分析,古建筑文化多年的史载沿革切入,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维。


4)、建筑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思维转向过程,建筑环境文化的发展趋势与导向,诠释各个时期的建筑环境设计文化、空间精神和城乡文旅创意空间。

5)、绿色环保与生态环境,以城市风貌为基础,以建筑文化为表现,科学应用与设计艺术的结合,探索发现理念及其态势引领研究。

6)、总结梳理城市建筑发展理念,既古建筑文化环境的美学价值、实质与意义等,研究正确的认识思维观念与发展方向。

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较为全面的设计时境与影像调查,建设美好家园,山水城市,将山东地域古建筑文化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更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