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迅猛亟需建立行业准则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健康养老不断融合,尤其是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来,传统养老逐渐注入信息技术,养老市场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突飞猛进,取得显著发展成效。
记者了解到,借助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健康检测、养老监护等新产品,慢性病智能综合管理、远程智慧医养结合等新服务,正在有效提升老年人生活的水平和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养老产品和服务还需更加贴合老年人的需求,加强行业规范和标准。
事实上,随着我国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普惠养老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养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相比庞大的养老市场需求而言,目前养老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运营模式、产业路径等方面动能不足的问题。如何破除发展障碍,持续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大力推动高质量的养老产业体系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话题。
业内人士李琳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目前,中国养老产业刚进入“1.0”时代,市场还未被深度挖掘,潜力很大,产业未来的趋势应该在人工智能领域。但是我国目前智慧养老无论是软硬件都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服务模式不断创新
科技不仅为年轻人而生,也应该在养老行业加以普及,为老年人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智慧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已接近2.5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约18%。“421”家庭模式及空巢老人问题凸显,也催生了养老行业需求的强势增长并显现供给的显著不足。
据艾媒咨询统计,2018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已达6.57万亿元,2021年预计将达8.81万亿元。
爱宁(上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爱君家政连锁创始人夏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智慧养老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科技智慧养老,通过互联网体系对居家、机构及社区的老人进行智慧化养老的服务模式;另一种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对电子设备的改造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家住北京的房阿姨去年对居所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原来,起夜前老要在黑暗中摸手机,打开屏幕光再找开关开灯,年纪大了难免磕磕碰碰。现在只要动动嘴叫‘小度小度’就能点亮床沿灯,特别方便。”房阿姨说。
据了解,智能产品不仅仅是可用语音控制的智能灯带,很多老年人依托“小度在家”等智能产品预约营养餐食、享受养生资讯。“人工智能产品,社区养老需求与养老机构服务得以联结,老年群体能够享受到适老化智能生活带来的便捷与乐趣。”百度基金会副理事长周达说。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产品逐渐成熟,在养老领域的融合应用不断加快。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产品种类日趋丰富,涌现了诸如健康检测监测产品、养老监护产品、康复辅助产品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另一方面,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慢性病智能综合管理服务、远程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虚拟养老院服务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从供给侧看,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副主任邢伟表示,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适用性,实现了养老服务供给的优化和提升。
从需求角度看,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助于老年人生活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深层次挖掘老年人养老需求,促进老年消费增长。
“人口老龄化催生养老产业,传统的养老院已不足以满足眼下的需求。养老产业是块大蛋糕,现在养老产业的产品供给很多,消费者的需求也很旺盛,但是缺乏有效的整合平台链接供需市场。”李琳指出,目前,养老产业尚未实现产业链的闭合,缺乏整体运营和规划,养老产业的标准亦难制定,体系化建设任重道远。
提升精度建立准则
通过搜集分析老年人慢性病信息,提升养老服务“精度”。以智能操作取代简单重复劳动,缓解养老照护人员招不来、留不住的难题。智慧健康养老,正助力破解传统养老的“痛点”。
据了解,在技术不断进步和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智慧健康养老顺应时代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必将成为未来解决养老问题和开拓养老市场的重点方向。
首先要加大技术研发,完善市场供给,开发更多优质适老产品。“推动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产品的研发、升级和应用推广,需要加强技术开发深度,尤其是开发适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邢伟提出,可以通过建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公共平台,提升产品和服务支撑保障能力。
对于智慧养老发展体系来看,夏君表示,要通过平台、通过培训软硬件相结合双发展,为全民智慧化养老提供新体系。
“目前大多数智能穿戴设备,是从日本、美国、以色列等引进的。而平台多数以中国本土为主,因为平台会对用户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目前阶段数据都由政府采集与记录,行政部门通过数据了解到老人的身体状态。”夏君说。
同时,还需加快标准建设,优化市场环境,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工信部等3部门先后制定了健康管理腕式可穿戴设备、老人手环、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等一批行业关键急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智慧养老这一新兴产业。
提升行业准则,仍面临着问题。对此,夏君表示,智慧养老方面缺乏的是两方面软件的提升,一方面是护理人员如何使用这些系统及产品。特别是年龄偏长的老人需要人员去辅助使用。而这时候负责人员就会分为两方面,一种是服务人员,另外一种属于第三方人员,例如医院护工等;另一方面就是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事实上,这些服务人员年龄偏高,大多数以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的情况。整个智慧养老在这方面肯定是相对薄弱的一方面,只有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去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说智慧养老存在的问题不单单是硬件方面,更缺的是软件方面,是使用者和服务者的培训,需要提升服务人员的准入门槛及标准,这样才能真正的将智慧养老做起来。”夏君进一步告诉记者。
智慧养老的关键是“适老”。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发展智慧养老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从当前实践来看,推进“智慧+养老”向深度融合,重点要厘清“智慧”与“养老”的关系,关键在于一个“老”字,以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以老年人体验为落脚点,来创新技术、设计产品和优化服务,避免陷入“智慧不养老,养老不智慧”困境。
只有深度理解老年群体需求,将老年人满不满意视作开展、评价、检验产品服务的首要标准,瞄准老年人群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才能真正打造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养老服务。
转自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