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制造业大市变强市,加快重返全国30强
3月13日,浙江省绍兴市召开制造业集群发展推进大会。浙江省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表示,目前疫情防控不断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回到正常轨道,绍兴市将坚定不移念好“两业经”,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绍兴从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迈进,加快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
过去,绍兴发展以纺织面料、领带、袜子、珍珠、化工、金属加工品等众多块状经济,“一乡一品”“一镇一业”,确立了工业大市地位,带动了从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到销售服务等上下游配套企业和产品的同步发展,并逐步向因产业链集聚而形成的链状经济模式演化。
新世纪后绍兴市传统制造业发展碰到“天花板”。过去3年来,通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销利等指标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市GDP逐步追上并赶超浙江全省平均水平,2019年GDP总量位居全国城市第34位。
“制造业兴则绍兴兴、制造业强则绍兴强,全市上下要保持定力,坚定不移走工业立市、制造业强市之路。”马卫光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绍兴市要结合反思疫情暴露出来的问题,找准存在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找到下一步突破的方向、路径和重点,努力以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引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和先进制造业集群
马卫光表示,先进制造业集群是绍兴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也是评价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标志。绍兴市2020年将进一步细化提出“双十双百”集群制造培育行动计划,着力构建10大现代制造业集群、10大标志性产业链,加快100家以上标杆企业升级和100个以上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
在制造业集群的选择上,主要按市级集群大于1000亿元、区(县、市)级集群在300亿元到500亿元的规模,未来能在长三角及全国全球形成领跑示范效应和世界级集群目标来选择,确定了柯桥现代纺织、上虞绿色化工、越城集成电路、滨海新区现代医药、诸暨金属加工5大重点制造业集群,新昌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诸暨珍珠饰品、嵊州智能厨电、柯桥现代住建、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黄酒5大优势制造业集群。
在标志性产业链的选择上,主要是按照有基础、有技术、有项目、有需求、可集聚、可持续等原则,确定了新材料、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食品及添加剂、时尚服饰、数字5G、绿色包装、智能电机、医疗器械等10大标志性产业链,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对价值链的控制力。
在理念和路径的选择上,以拉长产业链、补强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优化生态链为导向,以现代集群制造为路径,基于区域集群的基础和实践经验,依托信息化、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推动企业进行集群式、协同化、共享化、创新性制造。
“这是产业环节和制造企业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的结合及融合,吸收了国外比较流行的‘大规模生产’和‘精益生产’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是最符合绍兴制造业发展的选择。”马卫光表示。
其中,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重点传统产业和珍珠、黄酒两大历史经典产业,要以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新的突破口,运用现代科技和文化元素为传统产业赋能,整体性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现代医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厨电、现代住建等制造业集群,要进一步提升内生性增长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厚植绍兴高质量发展的“本底”。
同时,在抓好本土产业和企业改造提升的同时,按照“建链、补链、强链”的思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集成电路产业要继招大引强,推进项目落地投产;生物医药要在张江生物、高科生物、远大医药等引进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其他新兴产业发展领域要大力引进更多能够带来高端资源的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和实力企业、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企业和孵化项目,力争今年实现重大突破。
当前,绍兴市制造业处于“由大变强”之际,迫切需要在块状和链状工业产业基础上植入创意、设计、研发、创新、信息、物流、营销、品牌、人才等要素和新产业环节,推动块状经济和链状经济向集群经济发展提升。
因此,马卫光提出要大力发展科研服务、信息咨询、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为关键性要素和新产业环节的培育形成提供市场环境。要树立开放包容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主动参与全球产业结构的重塑进程。
“前几天卧龙集团与德国采埃孚正式签约,实现强强联合,希望绍兴市涌现出更多像卧龙这样的国际化企业。”马卫光表示。
培育强化现代集群制造促进体系
马卫光表示,绍兴市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生态链以及资本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赋能要素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着力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集群制造促进体系。
一个产业的形成,可以从一家企业这个“点”开始,发展出上下游形成一条“链”,再通过同类或配套企业的集聚而成为一个“块”,随着产业的高度集中化,必须有更加完善良好的产业生态,才能保持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马卫光表示,要积极推动绍兴市产业与企业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体系,促进上下游和关联配套企业开展协同协作、融合互动,构建共享共生的良好关系,通过一条条微观生态链的集成,构建整个制造业集群的产业生态圈;要高度重视金融在产业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加大对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各项金融政策;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壮大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和领军企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不断夯实制造业发展的微观基础。
“绍兴产业发展的短板在创新,推进现代集群制造的关键也在创新。”马卫光表示,绍兴将深入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大力提升各类创新平台发展水平,高水平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广大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转移转化、人才和人力资源、质检、打样、知识产权保护等共性服务;充分发挥引进的校地合作平台以及本地高校、产业研究院、企业研发中心的作用,推动各类机构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企业则要强化“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的危机意识,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竞争力。
“虽然绍兴没有‘一线城市’的能级,但可以对照‘一线城市’标准打造城市核心功能,培育‘不易被模仿’的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推动产业、城市、人、文化的‘四维融合’,积极谋划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充分挖掘、活化利用各地历史文化资源,把文化深度融入到城市和平台之中,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马卫光表示。
转自中国发展网